【骑虎难下解释是什么】“骑虎难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今若断其归路,使不得归,必自相残杀,此所谓‘骑虎难下’也。”原意是说,骑在老虎背上,想要下来却下不来,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遇到困难,但迫于形势无法停止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,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或资源,即使知道继续下去可能有风险,也无法轻易放弃。它强调的是一种进退两难、难以回头的状态。
一、
“骑虎难下”是汉语中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骑在老虎背上,难以下来”。它常用来比喻事情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,虽然面临困难或风险,但由于各种原因(如投入过多、局势已定、无法回头等),不得不继续下去。
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决策后陷入困境,无法轻易改变决定的情形,带有一定的无奈和讽刺意味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骑虎难下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 |
原意 | 骑在老虎背上,难以下来 |
引申义 | 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,因各种原因无法停止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描述人陷入困境、无法回头的情况 |
情感色彩 | 中性偏负面,带有无奈、讽刺意味 |
同义表达 | 进退两难、欲罢不能、骑虎难下 |
反义表达 | 收放自如、知难而退、及时止损 |
典型例子 | 企业投资失败仍不愿撤资;个人坚持错误决定不回头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,“骑虎难下”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处境。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过于主观地评价他人行为,以免引起误解。
此外,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境,比如商业决策、情感关系、政策执行等方面,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