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全诗是什么】“不识庐山真面目”出自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。这首诗不仅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是古诗中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。
一、诗歌原文及作者介绍
诗名:《题西林壁》
作者:苏轼(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画家)
诗句:
横看成岭侧成峰,
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
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二、诗歌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庐山之中,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山景各异,从而引出一个哲理性的思考:人若身处其中,往往难以看清事物的全貌。因此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更是一种人生感悟,提醒人们要跳出局部,从更高的视角去看待问题。
三、总结与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题西林壁》 |
作者 | 苏轼(北宋) |
出处 | 《东坡七集》 |
原文 | 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 |
诗句含义 | 描述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的景象,表达“身在局中,难以看清全局”的哲理。 |
诗歌主题 | 自然景色 + 人生哲理 |
诗歌风格 | 清新自然,寓意深刻 |
四、延伸理解
“不识庐山真面目”这句话已经成为汉语中的常用成语,常用来形容因置身其中而无法全面了解情况。它不仅适用于自然景观,也广泛用于人际关系、社会现象、历史事件等多方面,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。
五、结语
《题西林壁》虽篇幅短小,但意蕴丰富,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观察力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庐山的壮丽风光,更能领悟到人生的智慧与哲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