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张培祥《卖米》原文】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,家里有父母和我。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,母亲则常年操持家务,照顾我们兄妹几个。小时候,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但父母总是尽力让我们吃饱穿暖。
那年春天,天气格外寒冷,春耕的时候又遇到了干旱,田里的庄稼长势不好,收成比往年少了一半多。眼看就要到秋收了,家里已经没有什么余粮了,母亲愁得整夜睡不着觉。
有一天,父亲对我说:“咱们家的米快吃完了,你去集市上卖点米吧。”我听了,心里一阵发慌。我从来没去过集市,更别说一个人去卖东西了。可父亲说:“你去试试看,总不能让家里人饿着。”
我抱着一袋米,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,终于到了镇上的集市。集市上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我站在一个角落里,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,心里既紧张又害怕。我大声吆喝:“卖米啦!新鲜的米,便宜卖啦!”可是,半天都没有人来买。
我坐在地上,望着手中的米袋,心里充满了无助。就在这时,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过来,问我:“这米是哪儿产的?”我说:“是我们家自己种的。”她点点头,说:“好,给我来十斤吧。”我高兴极了,赶紧称了米,收了钱。
回到家后,我把卖米的钱交给母亲,母亲眼里闪着泪光,紧紧地抱住我。那一刻,我明白了,原来生活并不容易,但只要努力,总会有出路。
从那以后,我更加懂事了,也开始帮家里干农活,减轻父母的负担。我知道,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,才能改变命运,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这就是我第一次卖米的经历,虽然过程很艰难,但对我来说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