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爱生活网 > 汉语字典 > 汉字烽的意思  >  正文

  • 读音fēng
  • 总笔画
  • 总笔画11画
  • UNICODE70FD
  • 五笔OTDH
  • 仓颉FHEJ
  • 郑码UORC
  • 四角97854
  • 笔画顺序点、撇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横、横、横、竖

基本字义

烽fēngㄈㄥˉ
  1.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:~火(a.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;b.喻战争或战乱)。~烟。~燧。~火台。~鼓(烽火和战鼓,指战争)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烽 fēng 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火,夆(fēng)声。本义:烽火,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)
  2. 同本义[signalfire;beaconfire]
    1. 公子与魏王博,而北境传举烽,言“赵寇至,且入界。”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  3. 又如:烽警(报警的烽火)
  4. 指战火[flamesofwar]。如:烽火连天(形容战火到处燃烧);烽燹(战火)
  5. 指烽火台[beacontower]。如:烽子(守卫烽火台的士兵);烽侦(烽火台);烽候(指烽火台);烽台(即烽火台);烽墩(烽火台)
  6. 泛指举火[fire]
    1. 后[许]章坐走马上林下烽驰逐,免官。——《汉书》

国语词典

  • 烽 fēng ㄈㄥ 

〈名〉

  1. 古代边防警报、求援用的烟火信号。
    1. 《史记·卷一一七·司马相如传》:「夫边郡之士,闻烽举燧燔,皆摄弓而驰,荷兵而走。」
    2. 唐·杜甫〈秦州杂诗〉二○首之一八:「警急烽常报,传声檄屡飞。」

康熙字典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敷容切,音丰。【廣韻】本作㷭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烽舉燧燔。【註】索隱曰:纂要云:烽見敵則舉,燧有難則焚。烽主晝,燧主夜。【漢書】作㷭。【孟康曰】㷭如覆米䉛,縣著桔槹,如有𡨥則舉之,燧積薪,有𡨥則燔然之也。

又【前漢·五行志】後章坐走馬上林,下烽馳逐,免官。【註】晉灼曰:冠首曰烽,競走曰逐。

又【玉篇】戸東切,音洪。義同。

外语翻译

  • 英语:signalfire;towerwheresignal
  • 法语:feud'alarme

说文解字

燧,𠊱表也。邊有警則舉火。从火逢聲。𢾭容切

(㷭)㷭𤎩、各本無㷭字。今依文𨕖注補。𤎩各本作燧。今正。𠋫表也。謂伺𠋫之表。邊有警則舉火。孟康曰。㷭如覆米䉛。縣著挈臯頭。有宼則舉之。燧積薪。有宼則燔然之也。裴駰、顏師古取其說。張揖曰。晝舉㷭。夜燔燧。李善取其說。廣韵。夜曰㷭。晝曰燧。葢有誤。按孟、張說㷭𤎩爲二。許𨺅部曰。𤎩、塞上亭。守㷭火者也。則爲一。葢許以?从?、故釋曰塞上亭。从火。逢聲。敷容切。九部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国际音标:fəŋ˥
  • 唐代读音:*piong
  • 日语读音:NOROSHI
  • 韩语罗马:PONG
  • 现代韩语:봉
  • 客家话:[陆丰腔]fung1[梅县腔]fung1[宝安腔]fung1[客英字典]fung1[海陆腔]fung1[客语拼音字汇]fung1[台湾四县腔]fung1
  • 粤语:fung1
  • 近代音:非母東鍾韻平聲陰風小空;
  • 中古音:敷母鍾韻平聲峯小韻敷容切三等合口;
  • 上古音:黄侃系统:滂母東部;王力系统:滂母東部;

地址:https://www.techpu.com/zidian/15211.html

总结:本页面是字典对“烽”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,特别是针对起名部分,提供的参考资料包含:烽的意思、烽的拼音、烽部首、笔画和构造、繁体字及繁体字笔画、起名分析报告、字义、相关词语、相关成语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相关诗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