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
- 读音fú
- 总笔画艹
- 总笔画9画
- UNICODE832F
- 五笔AWDU
- 仓颉TOIK
- 郑码ENGS
- 四角44284
- 笔画顺序横、竖、竖、撇、竖、横、撇、捺、点
基本字义
茯fúㄈㄨˊ- 〔~苓〕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块状菌类植物,皮黑色,有皱纹,内部白色或粉红色;包含松根的称“茯神”,均可入药,亦可食。
详细解释
- 茯 fú
- 常用词组
国语词典
- 茯 fú ㄈㄨˊ
- 参见「茯苓」条。
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房六切,音伏。茯苓。【博物志】松柏脂入地千年化爲茯苓,茯苓化爲琥珀。今泰山出茯苓而無琥珀,益州永昌出琥珀而無茯苓。【本草】多年樵斫之松,根之氣味抑鬱未絕,精英未淪,其精氣盛者,發泄於外,結爲茯苓,故不抱根,離其本體,有零之義也。精氣不盛,止爲附結本根,旣不離本,故曰茯神。
外语翻译
- 英语:chinaroot;medicinalfungus
- 法语:champignonpachymacocos,truffechinoise
说文解字
絥或从艸。方言集汇
- 国际音标:fu˧˥
- 韩语罗马:POK
- 现代韩语:복
- 客家话:[海陆腔]fuk8[客语拼音字汇]fug6[台湾四县腔]fuk8[梅县腔]fuk8[宝安腔]fuk8[客英字典]fuk8
- 粤语:fuk6
- 中古音:奉母屋韻入聲伏小韻房六切三等合口;
- 上古音:黄侃系统:並母德部;王力系统:並母職部;
地址:https://www.techpu.com/zidian/15448.html
总结:本页面是字典对“茯”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,特别是针对起名部分,提供的参考资料包含:茯的意思、茯的拼音、茯部首、笔画和构造、繁体字及繁体字笔画、起名分析报告、字义、相关词语、相关成语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相关诗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