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爱生活网 > 汉语字典 > 汉字竄的意思  >  正文

  • 读音cuàn
  • 总笔画
  • 总笔画18画
  • UNICODE7AC4
  • 五笔PWVN|PWEN
  • 仓颉JCHXV
  • 郑码WONZ
  • 四角30712
  • 笔画顺序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点、撇、竖、横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点、竖提、点、点、斜钩

国语词典

  • 竄 cuàn ㄘㄨㄢˋ 

〈动〉

  1. 躲藏、隐匿。
    1. 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「天诱其衷,致罚于楚,而君又窜之。」
    2. 《国语·周语上》:「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,而自窜于戎、狄之闲。」
  2. 放置、安置。
    1. 《荀子·大略》:「然故民不困财,贫窭者有所窜其手。」
    2. 《新唐书·卷一九六·隐逸传·陆龟蒙传》:「文成,窜稿箧中,或历年不省,为好事者盗去。」
  3. 逃走、逃跑。
    1. 如:「流窜」、「窜逃」、「抱头鼠窜」。
  4. 放逐。
    1. 《书经·舜典》:「放驩兜于崇山,窜三苗于三危,殛鲧于羽山。」
    2. 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·卷四》:「得其奸,奏之,鲸窜化州,籍没赀产。」
  5. 修改、改易文字。
    1. 如:「窜改」、「窜句」。
    2. 唐·韩愈〈答张彻〉诗:「渍墨窜旧史,磨丹注前经。」
  6. 用药薰身治病。
    1. 《史记·卷一○五·扁鹊仓公传》:「即窜以药,旋下,病已。」

康熙字典

〔古文〕𥨒【唐韻】七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取亂切,𠀤音爨。【說文】匿也,逃也。【周語】不窋自𥨥于戎翟之閒。【前漢·蒯通傳】奉頭䑕竄。

又【廣韻】放也,誅也。【書·舜典】竄三苗于三危。

又藏也,隱也。【賈誼·弔屈原文】鸞鳳伏竄兮,鴟鴞翱翔。【晉語】可以竄惡。【註】隱也。

又【爾雅·釋詁】竄,微也。【疏】竄行之微也。【晉語】敏能竄謀。【註】微也。

又【史記·倉公傳】卽竄以藥,旋下病已。【註】竄,以藥薰之也。

又改易也。【韓愈詩】漬墨竄古史。

又【廣東新語】增城謂屋曰竄。

又【集韻】七丸切,爨平聲。入穴也。

又【韻會小補】誘人爲惡曰竄。俗曰攛掇。

又叶倉甸切,音茜。【蘇轍·𡗝中詩】江流日益深,民語漸以變。遙想彼中人,狀類麖鹿竄。
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取外切,音襊。亦逃也。

外语翻译

  • 英语:runaway;revise,edit;expel
  • 德语:fliehen;davonlaufen;davonstürzen;abhauen(V)
  • 法语:fuir,s'enfuir

说文解字

墜也。从鼠在穴中。七亂切

(竄)匿也。周易逋竄、左氏無所伏竄是也。堯典?三苗于三危。與言流、言放、言極一例。謂放之令自匿。故孟子作殺三苗。卽左傳𥻦蔡叔之𥻦。𥻦爲正字。竄殺爲同音叚借。从鼠在穴中。漢書曰。奉頭鼠竄。七亂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国际音标:tsʰuan˥˧
  • 唐代读音:*tsuɑ̀n
  • 日语读音:KAKURERUNOGARERU
  • 韩语罗马:CHAN
  • 现代韩语:찬
  •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con5[台湾四县腔]con5con3[宝安腔]con3[海陆腔]con5chon3[东莞腔]con5[客语拼音字汇]con3[梅县腔]con5
  • 粤语:cyun2cyun3
  • 近代音:清母桓歡韻去聲竄小空;
  • 中古音:清母換韻去聲竄小韻七亂切一等合口;
  • 上古音:黄侃系统:清母寒部;王力系统:清母元部;

地址:https://www.techpu.com/zidian/19295.html

总结:本页面是字典对“竄”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,特别是针对起名部分,提供的参考资料包含:竄的意思、竄的拼音、竄部首、笔画和构造、繁体字及繁体字笔画、起名分析报告、字义、相关词语、相关成语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相关诗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