蕈
- 读音xùn
- 总笔画艹
- 总笔画15画
- UNICODE8548
- 五笔ASJJ
- 仓颉TMWJ
- 郑码EFKE
- 四角44406
- 笔画顺序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
基本字义
蕈xùnㄒㄩㄣˋ- 〔~树〕常绿乔木,高十余米。叶侧卵形,结蒴果。为优质木材。
- 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,伞状,种类很多,有的可食,有的有毒:毒蝇~。香~。松~。
详细解释
- 蕈 xùn
〈名〉
- 高等菌类[gillfungus],组成真菌门的成员。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。由帽状的菌盖和杆状的菌栖构成。菌盖能产生孢子,是繁殖器官。其种类很多,有的可食用,如香菇;有的有毒。如:毒蝇蕈
- 一种食用真菌;尤指蘑菇[champignon]
国语词典
- 蕈 xùn ㄒㄩㄣˋ
〈名〉
- 一种寄生在木上的隐花植物。种类很多,多成伞形。颜色鲜艳的蕈类通常含有剧毒,无毒的则鲜美可食。如松蕈、香蕈等。
- 蕈 xìn ㄒㄧㄣˋ
- (一)之又音。
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慈荏切,尋上聲。菌生木上。
又【玉篇】蕈,地菌也。
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洮水又北出門峽,歷求厥川,蕈川水注之。
又【集韻】徐心切,音尋。【陸雲詩】思樂葛藟,薄采其蕈。疾彼攸遠,乃孚惠心。
又通覃。【五經文字】《詩》葛覃,亦作蕈。
外语翻译
- 英语:mushrooms,fungus;mildew,mold
- 德语:formen,gestalten
- 法语:champignon
说文解字
桑䓴。从艸覃聲。慈衽切
(蕈)桑䓴也。䓴之生於桑者曰蕈。蕈之生於田中者曰菌圥。鄭司農注周禮云深蒲。或曰桑耳。从艸。覃聲。慈衽切。七部。
方言集汇
- 国际音标:ɕyn˥˧
- 日语读音:KINOKO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cim3[客英字典]cim3tam2[海陆腔]cim3[客语拼音字汇]cim2qim1
- 粤语:cam5
- 中古音:從母寢韻上聲蕈小韻慈荏切三等開口;
- 上古音:黄侃系统:定母覃部;從母覃部;王力系统:定母侵部;從母侵部;
地址:https://www.techpu.com/zidian/1971.html
总结:本页面是字典对“蕈”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,特别是针对起名部分,提供的参考资料包含:蕈的意思、蕈的拼音、蕈部首、笔画和构造、繁体字及繁体字笔画、起名分析报告、字义、相关词语、相关成语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相关诗词等。